和气喜神不可或缺00:0005:31
点击上方聆听↑
(资料图)
狂风暴雨之中,飞鸟会感到哀伤忧虑惶惶不安;晴空万里之时,草木茂盛欣欣向荣。
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可以一日没有祥和的气象,人也不可一日失去愉悦的心情。
故事 | 陋室之乐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俭朴达观,一生追随夫子奔走六国。回到鲁国后也安于平淡不去做官,而是穷居在简陋的巷子里,用一个竹筐吃饭,用一只瓢来喝水。
这样的生活环境,估计很多人都会感到忧愁,但是颜回仍然能够保持着心中的快乐,不改其乐道之志。
对此,夫子赞不绝口:“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刘禹锡,二十一岁就登榜进士,两年后升任监察御史,同时被授任为太子校书,可谓是年轻有为。
后来,国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朝廷掀起了一场政治改革,史称“永贞革新”,刘禹锡正是在这场改革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因触犯了多方的利益,这场革新仅仅历经一百多天就以失败告终,刘禹锡被贬至安徽省的和州县当了一名刺史。
和州的知县见到刘禹锡被贬,就故意刁难他,先将他安排在城南面江的一块荒地居住。没想到刘禹锡毫无怨言,还乐在其中,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知县知道后很生气,便吩咐衙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城南门迁到城北门的河边,住房面积也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别人看了可能觉得很苦,可刘禹锡仍然不计较,看到河边垂柳依依,美不胜收,又写下一副对联:
“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刘禹锡仍然悠闲自乐,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的一座小荒山上,给刘禹锡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的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空间极小。处在如此失意的境地中,刘禹锡照样泰然自若,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写出了那首流传千古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