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第八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致辞,他指出:中国海上风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正在迎来关键转折期。以唐山为代表的沿海城市,通过建立海上风电全产业链零碳园区,因地制宜与当地产业结合,有望以绿色电力撬动绿色工业革命,带动全产业逐步脱碳,成为零碳新工业体系的新引擎。
田庆军认为,海上风电迎来关键转折期,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近海资源开发接近尾声,深远海成为海上风电发展新方向。
(相关资料图)
截至2022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30GW,已招标待建和未招标项目容量超70GW,基本都集中在近海海域。随着近海风资源开发趋近饱和及用海限制,深远海正成为海上风电发展新方向。全国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共布局41个海上风电集群,预计总容量290GW,是近海的三倍。中国海上风电正迎来新的拐点,无论单机容量、风轮直径、基础形式、输电模式还是开发规模都与近海风电不可同日而语,漂浮式和柔性直流送出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还需要技术进步和经验积累。
第二、近海海上风电度电成本已全面低于燃煤电价,海上风电+成为开发新趋势。
2022年福建0.2元/kW·h的海上竞配电价曾引发广泛关注,今年越来越多海上风电项目电价不到0.3元/kW·h。原有的发电卖电、发电上网传统开发模式不仅盈利有限,更面临电网消纳能力的掣肘。在需求侧定义供给侧的今天,绿电消纳能力决定新能源开发规模和进度。唐山的绿氢冶炼、氢燃料重卡替代,海南的零碳生物合成等新兴业态给海上风电消纳提供了新思路。“新能源+化工”、“新能源+冶炼”、“新能源+交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通过绿电资源撬动全面产业升级,最终实现零碳转型。
第三、技术创新助推海上风机进入“大”时代,理性发展呼唤“长期主义”。
从2007年中国第一台1.5MW海上风电试验机组诞生在渤海湾,到2017年福建兴化湾海上样机试验风场的5MW机组,整整用了10年。近日国产16MW海上风机在福建成功吊装,6年时间海上机组单机容量增大了3倍。未来大兆瓦、漂浮式将成为行业重点创新方向,预计“十五五”期间海上机组单机容量将达到20甚至30MW。大兆瓦、深远海对海上风机的可靠性要求更加严苛,需要产业链各环节坚持“长期主义”。整机商要加强基础研究、用技术创新解决成本、性能、质量的不可能三角,开发商则要充分考虑风电场全生命周期可靠性,给技术创新更多验证时间。
第四、中国海上风机基本实现100%国产化,海上风电由大到强、走向国际。
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抢装前夜,海上风机使用的主轴承、齿轮箱、IGBT等核心部件基本依赖进口,“一轴难求”,甚至出现国外核心零部件产能定义国内项目进度的现象。短短两年来,通过全行业共同努力,我国基本实现了风机大部件100%国产化,凸显了风电产业链的高速发展和风电技术的快速进步。
同样是从2021年开始,我国风电企业出口步伐加快,当年出口容量创历史新高并首次实现海上风机出口。近年来,中国海上风机的容量、规模、价格、供应链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愈发明显。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均已发布海上风电规划,在2030年前开发至少30GW海上风电项目。未来,唐山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资源,辐射渤海湾及东北亚,有机会形成万亿产值的绿色高端装备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重工业城市。“十四五”是唐山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依托“港口、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全力推动绿色升级。田庆军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借助唐山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构建海上风电全产业链零碳园区。
唐山临近海域海上风电规划1715万千瓦,将直接带动投资规模超2000亿。远景正与唐山市携手打造包括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储能装备制造、绿色氢氨产业及智能物联网在内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零碳园区。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风电全产业链的本土化、大型化、高端化和智能化,保障产业链安全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让中国绿色科技从唐山走向世界。
第二、将海上风电与唐山本地优势产业深度融合,以绿电和绿氢为抓手,大力推进绿色钢铁、绿色交通,打造绿色新工业体系。
唐山是世界知名的钢铁重镇,已形成具有全球话语权的钢铁产业集群,2022年唐山市粗钢产量1.24亿吨,与全球排名第二的印度相当。唐山也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的重要基地,在途货运燃油重卡规模约18万辆,目前已投运新能源重卡7000多辆。在需求侧定义供给侧的今天,唐山的高排放恰恰成为其海上风电开发的独特优势。对于钢铁行业,氢冶金是最具前景的脱碳解决方案之一,绿氢炼钢可实现吨钢碳排放量由目前的1.8吨降至接近零,仅此一项就能为唐山减排二氧化碳2.2亿吨。对于交通行业,把海上风机发出的绿色电力留在本地,同步生产绿氢替代灰氢,用于电动重卡和氢燃料重卡,带来的减排效益也相当可观。预计“十五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经济效益将会凸显,届时绿氢炼钢、绿电重卡、绿氢重卡将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进而带动钢铁、商贸物流等传统产业绿色升级。
第三、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打造全球知名的绿色产品输出窗口。
2022年,唐山港货物吞吐量7.68亿吨,跃居世界港口第二位,唐山港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铁矿石接卸港、最大的钢材输出港、最大的煤炭输出港、重要的油气进口基地和储备中心。面对欧盟、加拿大、美国等地区碳关税壁垒,唐山必须先行一步,通过使用绿电、改造技术工艺和生产流程等方式降低碳排放,减少碳关税的税基。同时,向高附加值、绿色发展,推动产品结构高端化,以绿氢冶炼为突破口,发展高技术含量的优特钢产品,争夺绿色钢铁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以绿氢为原料,合成绿氨、绿色甲醇,进而发展高端聚烯烃、高性能膜材料、高性能纤维等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争夺全球价值链上游的角力场,最终实现绿色出口、价值重构。
中国风电过去三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各级政府领导和全体行业同仁共同坚持的结果。田庆军认为:只要坚持顶层设计与地方规划有机协同,产业链各环节提升效率和可靠性,海上风电定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沿海城市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强劲、创新开放动力最足的区域,以绿色电力撬动绿色工业革命、带动全产业逐步脱碳,更有望成为零碳新工业体系的新引擎。唐山既是中国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的最后一块处女地,也是中国最具海上风电场景化开发的区域。以海上风电基地、国际性综合港口和与当地产业结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唐山定能打造“海风蓝、工业绿、样板新”的沿海零碳示范城市。
来源:远景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