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八月,瓜果飘香。奉贤青村镇解放村里,500多亩连片的桃林已进入成熟期。这片桃林不同寻常——桃树大都不高,虽挂着饱满的果实,但纤细的枝条令其看起来仍稍显幼态;行宽密植的栽种方式让整片桃园没有树冠茂密成林的震撼。种种迹象都表明,这片桃林还很年轻。
而“年轻”,恰是拥有40余年种植史的奉贤黄桃当下最需要的特质。
(资料图)
2018年,增产难销的奉贤黄桃再一次直面人、地、树“三老”问题,顶着产业不得不转型的阵痛,青村镇将解放村黄桃种植片区原先500多亩的老果园进行改造,移除几十年树龄的老果树,种上树苗,重新出发。
如今,这批小树苗已茁壮成长,结出的头茬商品果高挂枝头,皮肉金黄、芳香软糯、汁多味甜的品质让奉贤黄桃重获新生。它们被唤作“初生果”。青村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袁欢表示,“初生”既指5年前栽下的新桃林结出的第一批果实,又标志着奉贤黄桃在勇敢迈出探索产业转型的第一步后,终于如愿有所收获,交出了应对“三老”问题的首份答卷。
新的桃树,新的开始
青村镇是沪上公认的“黄桃之乡”,当地独特弱碱性沙土培育出的鲜食黄桃果大味甜,在2000年以后,“奉贤黄桃”品牌先后获批成为原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农村部的“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然而,奉贤黄桃发展之路并没有走得顺风顺水。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黄桃树超龄“服役”、土地贫瘠稀薄等矛盾日益突出,黄桃品质良莠不齐、种植规模难以扩大、易产难销的困境愈发凸显。几年前的某权威赛事上,奉贤黄桃一个奖都没评上。
为了优先解决土地跟树种老化的问题,2018年底,青村镇解放村对500多亩老果园进行改造,通过移除果树后种植水稻进行水改洗土,重新恢复土壤地力后,再从上海农业科学院引进若干个鲜食黄桃品种,逐步替换老树种。此后的几年里,镇里通过土地流转,持续将镇域内桃农零散的土地“零存整取”,集中交给当地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及合作社经营。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全镇老果园的改造项目已延伸至1500亩。
与此同时,专业合作社的介入,也让“人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上海岱柏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是承包新桃园的合作社之一,在其管理下,新桃林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精细化、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模式,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也让桃子的生产环节更易把控。
据岱柏合作社负责人陈贤介绍,全新的树种淘汰了原先密集种植的“开心型”树形,行宽密植的栽培模式能让桃树更多通风透光,留出的通道也便于机械化操作。在日常照料上,新果园全程使用有机水肥,还推广了物理和生物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探索更优质品种
新桃树结出的果实,让奉贤黄桃在桃界“江湖”上重新扳回话语权。袁欢告诉记者,在去年由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主办的“2022上海地产优质葡萄、黄桃品鉴评优和宣传推介”活动上,由新桃树结出的少量黄桃包揽金银双奖。前不久举行的2023上海优质农产品盛夏展,岱柏合作社带去的第一批早生黄桃新果销售火热,开展不到半天,近80箱桃子已抢售一空。
新桃林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样喜人。今年,新桃林的商品果亩产量约为2500斤,亩产值近2万元。随着桃树逐渐成熟丰产,明年的亩产量能达到3000斤,亩产值达2.5万元,相比其他盛产黄桃的老树,新桃林带来的总产值将增加50%。在果型香味、糖度及果肉细腻程度上,新树的果实均明显优于老树。
今年,新树结出的“初生果”即将大批量上市,但在贤风合作社,一批新桃树即将被移除。原因很简单:结出黄桃的口味并不符合市场预期。“目前依然处于果品的探索阶段,在第一时间移除不适合的品种,再种上新的果苗,才能保证桃园未来的出品稳定。”袁欢说。
今年,岱柏合作社就已经跟城市超市、麦德龙等中高端超商签订合作协议。为了搭上直播电商的东风,岱柏合作社也将与多位头部直播带货达人合作,打响奉贤黄桃品牌的知名度。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