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从根源上防范校外培训“退费难”和“卷钱跑路”等风险,金堂县依托“四川省校外培训机构全额资金监管”试点工作,率先探索“先学后付”资金监管改革,优化培训学校资金监管平台功能,创新校外培训“先服务后付费”模式,切实保护学生家长合法权益,努力打造全省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工作试点示范。
二、具体做法
(资料图)
(一)突出智能化应用,校外培训服务更加便捷
一是完善线上支付模式。建立“彩虹钥匙”APP(“四川省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管理平台”家长端APP),完善资金支付平台,推出“预付费全额付款”和“先学后付”支付选项,进一步管控校外培训机构的资金风险。二是建立信用积分制度。结合当前信用消费发展趋势,率先将微信支付分功能与教培行业相结合,家长在报名培训课程时,由微信平台提供信用担保、平台提供课时资金担保,微信支付分满600分以上的家长可0元开启“先学后付”模式,最大限度实现培训学费“零风险”。三是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将校外培训机构纳入线上平台管理,机构信息、教师资质、课程信息、教学评价等全部网上可查,家长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在课程管理中,家长可实时掌握教学情况,对学习成效、服务质量不满意的,可直接网上办理退费,促使校外培训机构加强品牌建设,优化课程和服务水平。
(二)突出常态化监管,校外培训管理更加规范。
一是落实三方监管责任。县教育局通过平台对培训机构师资力量、收费标准进行日常监管和后台审核;各培训机构按要求做好在线报名、课程分班、合同签订等;监管银行按规定实施常态化监测及学费的收取和拨付。二是健全“一课一销”制度。依托监管平台,推动家长通过“彩虹钥匙”APP进行线上选课、报名,缴费;选择“先学后付”的家长在报名培训课程时,无需再预缴课时费用,实施一课一消,上完课后由家长确认“课消”后支付切实织密资金安全监管防护网。三是健全教育执法制度。成立教育行政执法办,专项推动培训机构治理和资金监管试点工作。“双减”以来,不定期组织开展执法检查2000余人次,立案10起培训机构违规案件,罚款金额12万余元,关停36家不合格培训机构,对42家培训机构提出了整改意见。
(三)突出系统化推进,校外培训运行更加高效。
一是健全组织体系,筑牢政策保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试点工作,制定《金堂县校外培训机构全额资金监管试点工作方案》《金堂县校外培训机构全额资金监管省级试点工作监管规则(试行)》,对校外培训机构全额资金实行动态精准监管。二是积极营造氛围,做好三类宣传。定期召开校外培训机构全额资金监管试点工作动员会,规范培训机构行为;通过制发“告家长书”“黑白名单”等宣传资料,利用学校校园群、家长群等载体,引导家长理性选择、规范参培;利用中国网、四川电视台等媒体,做好社会层面宣传,在各级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60余篇。三是坚持稳步实施,注重分类推进。坚持“分批实施、逐步覆盖”,推动学生类培训机构先期实施,逐步覆盖成人助学类培训机构;推动学科类培训机构率先启动,逐步覆盖艺体、科技类机构。目前,全县共85家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及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全部纳入资金监管,参与资金监管率达100%,通过平台已完成订单2265个,订单金额达1858.6万元。
宣传“先学后付”改革试点工作
三、取得成效
一是培训资金获得有效监管。金堂率先启动“先学后付”校外培训资金监管试点工作,建立健全“使用一把钥匙、用好二个账户、落实三方监管”动态精准管理模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实施了有效监管。截至目前,学生家长使用“彩虹钥匙”平台购课、销课、缴退费已实现常态化,有效保障了2万余名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是改革经验获得有力推广。此项改革是全国首个基于微信支付分且有资金兜底的校外培训监管新模式,为校外培训市场全面规范和整体优化提供了有益实践。《成都金堂县“先学后付”积极探索资金监管新模式》被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纳入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广安、巴中、资阳及成都青羊区、双流区等地教育部门专程赴金堂县学习交流相关工作经验。